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培训信息
企业内训
专家团队
培训成果
行业动态
学习园地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政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须关注这30个点

日期:2018-02-26 来源:佚名

   政府采购信息报/网记者日前从最高人民法院网站上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2月6日印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8〕1号,以下简称《行诉法解释》)自2018年2月8日起施行。政府采购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供应商也须对部分规定重点学习,才能确保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做到依法合规。

 
  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投诉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近年来,供应商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关单位和部门也在不断呼吁,供应商进行权利救济时务必做到依法合规。那么,《行诉法解释》施行后,有关供应商和相关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哪些规定呢?
 
  记者认真梳理后发现,需要政府采购当事人或相关当事人重点关注的知识点至少有30个。比如,人数众多的行政诉讼。目前,供应商联合质疑、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不少,为了节约时间,10人以上提起行政诉讼时,根据刚刚开始实施的《行诉法解释》,供应商完全可以推荐代表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又如,有的供应商提起诉讼时,往往是安排一个员工进行具体去办理。员工以单位名义诉讼须提交哪些资料,就须清楚《行诉法解释》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该条的规定,可以提供缴纳社会保险记录凭证或领取工资凭证,其他能够证明其为当事人工作人员身份的证据也可以。
 
  再如,《行诉法解释》中明确的如何依法提供证据、拒不举证有何法律后果、何为“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等等都是与政府采购当事人和相关当事人密切相关的规定。不熟悉很难做到依法诉讼。因此,政府采购相关各方,应当抓紧时间掌握《行诉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为了方便业界同仁快速学习,记者梳理了30个点供大家学习——
 
政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关当事人应重点关注的30个点

 

 

须掌握的知识点

政采人须重点关注《行诉法解释》的这些规定

 

 

一、应以什么名义起诉:《行诉法解释》: 
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

第十五条 合伙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原告。未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为共同原告;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被推选的代表人,应当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 
个体工商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经营者为原告。有字号的,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原告,并应当注明该字号经营者的基本信息。 
第十六条 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等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诉讼。 
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行政行为侵害的,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出售、分立或者改变企业隶属关系的,该企业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法人的出资人、设立人认为行政行为损害法人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二、怎样才能让被告适格:《行诉法解释》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 
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行政机关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职权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委托。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三、何为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行诉法解释》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是指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主要事实和证据、改变原行政行为所适用的规范依据,但未改变原行政行为处理结果的,视为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 
复议机关确认原行政行为无效,属于改变原行政行为。 
复议机关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属于改变原行政行为,但复议机关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除外。 
(注:《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四、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怎么诉:《行诉法解释》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人数众多”,一般指十人以上。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当事人推选不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在起诉的当事人中指定代表人。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代表人为二至五人。代表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五、与行政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如何维权:《行诉法解释》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的同一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与行政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其承担义务或者减损其权益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或者申请再审。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的规定,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六、如何委托诉讼:《行诉法解释》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也可以由他人代书,并由自己捺印等方式确认,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被诉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有义务协助的机关拒绝人民法院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核实的,视为委托成立。当事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报告人民法院。

七、员工以单位名义诉讼须提交哪些资料:《行诉法解释》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职工,可以当事人工作人员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以当事人的工作人员身份参加诉讼活动,应当提交以下证据之一加以证明: 
(一)缴纳社会保险记录凭证; 
(二)领取工资凭证; 
(三)其他能够证明其为当事人工作人员身份的证据。

 

八、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应当符合哪些条件:《行诉法解释》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有关社会团体推荐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二)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 
(三)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 
(四)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专利代理人经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可以在专利行政案件中担任诉讼代理人。

 

 

九、如何依法提供证据:《行诉法解释》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四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五日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第三十五条 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清单之日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无正当事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接纳。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并通知其他当事人。申请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通知申请人。

十、行政机关具有怎样的举证责任:《行诉法解释》第一百三十五条

  第一百三十五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决定的合法性。 
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可以由其中一个机关实施举证行为。复议机关对复议决定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案件,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依法收集和补充的证据,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认定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十一、拒不举证和不依法提供证据有何法律后果:《行诉法解释》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或者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到庭,就案件有关事实接受询问。在询问之前,可以要求其签署保证书。 
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或者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名或者捺印。 
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或者拒绝签署保证书,待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加以佐证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四十五条 被告有证据证明其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依法应当提供而没有提供,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

十二、何为“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行诉法解释》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 
(一)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二)以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手段获取且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三)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十三、毁灭证据有何后果:《行诉法解释》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原告或者第三人确有证据证明被告持有的证据对原告或者第三人有利的,可以在开庭审理前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责令行政机关提交。 
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行政机关提交,因提交证据所产生的费用,由申请人预付。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原告或者第三人基于该证据主张的事实成立。 
持有证据的当事人以妨碍对方当事人使用为目的,毁灭有关证据或者实施其他致使证据不能使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对方当事人基于该证据主张的事实成立,并可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处理。

十四、证人出庭产生的必要费用和相关损失谁来承担:《行诉法解释》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在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十五、提起诉讼应当提交哪些材料:《行诉法解释》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四条 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交以下起诉材料: 
(一)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以及有效联系方式; 
(二)被诉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存在的材料; 
(三)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的材料; 
(四)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由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代为起诉的,还应当在起诉状中写明或者在口头起诉时向人民法院说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并提交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代理权限证明等材料。

十六、行政复议中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复议决定怎么办:《行诉法解释》 
第五十六条

  第五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 
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立案。 
(注:《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七、申请行政复议后,在复议期间可否又提起诉讼:《行诉法解释》第五十七条

第五十七条 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提起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先立案的机关管辖;同时立案的,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选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

十八、撤回复议后能否诉讼:《行诉法解释》第五十八条

第五十八条 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后,又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复议申请,在法定起诉期限内对原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立案。

 

十九、何种情况复议机关会成为被告:《行诉法解释》第五十九条、第一百三十四条

第五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决定的,应当以复议机关和原行为机关为共同被告,并以复议决定送达时间确定起诉期限。 
第一百三十四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另一机关列为共同被告。 
行政复议决定既有维持原行政行为内容,又有改变原行政行为内容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内容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案件,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

二十、撤诉后还能不能就同一事由重新起诉:《行诉法解释》 
第六十条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

二十一、起诉时限有哪些:《行诉法解释》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

  第六十四条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起诉期限。 
第六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提起诉讼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二十二、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如何理解:《行诉法解释》第六十八条

  第六十八条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三项规定的“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 
(一)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二)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特定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三)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四)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五)请求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六)请求解决行政协议争议; 
(七)请求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 
(八)请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 
(九)其他诉讼请求。

 

 

二十三、哪些起诉会被裁定驳回:《行诉法解释》第六十九条

  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一)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 
(二)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情形的; 
(三)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 
(五)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 
(六)重复起诉的; 
(七)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八)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九)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或者调解书所羁束的; 
(十)其他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情形。 
前款所列情形可以补正或者更正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期间责令补正或者更正;在指定期间已经补正或者更正的,应当依法审理。 
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调查或者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迳行裁定驳回起诉。

 

二十四、被告改变行政行为对诉讼有哪些影响:《行诉法解释》第八十一条

  第八十一条 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 
原告或者第三人对改变后的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就改变后的行政行为进行审理。 
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确认判决。 
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就不作为依法作出确认判决。

二十五、恶意串通进行诉讼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行诉法解释》 
第八十二条

  第八十二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等方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或者判决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六、被告拒绝履职怎么处理:《行诉法解释》:第九十一条

  第九十一条 原告请求被告履行法定职责的理由成立,被告违法拒绝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予答复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履行原告请求的法定职责;尚需被告调查或者裁量的,应当判决被告针对原告的请求重新作出处理。

 

二十七、行政机关不履职造成的损害怎么赔:《行诉法解释》第九十八条

  第九十八条 因行政机关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考虑该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在损害发生过程和结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

 

 

二十八、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不出庭吗:《行诉法解释》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三十二条

  第一百二十八条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 
第一百二十九条 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应当在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基本情况、案件由来部分予以列明。 
行政机关负责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情况说明,并加盖行政机关印章或者由该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可。 
行政机关拒绝说明理由的,不发生阻止案件审理的效果,人民法院可以向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第一百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和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均不出庭,仅委托律师出庭的或者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案和在裁判文书中载明,并可以建议有关机关依法作出处理。

二十九、没有编制的人员能否出庭:《行诉法解释》第一百三十条

  第一百三十条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包括该行政机关具有国家行政编制身份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被诉行政行为是地方人民政府作出的,地方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被诉行政行为具体承办机关工作人员,可以视为被诉人民政府相应的工作人员。

 

 

三十、人民法院可能对复议决定作出怎样的判决:《行诉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六条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原行政行为作出判决的同时,应当对复议决定一并作出相应判决。 
人民法院依职权追加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对原行政行为或者复议决定可以作出相应判决。 
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行政行为和复议决定的,可以判决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人民法院判决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的,应当同时判决撤销复议决定。 
原行政行为合法、复议决定违法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复议决定或者确认复议决定违法,同时判决驳回原告针对原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 
原行政行为被撤销、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给原告造成损失的,应当由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因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由复议机关对加重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原行政行为不符合复议或者诉讼受案范围等受理条件,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一并驳回对原行政行为和复议决定的起诉。


作者:万玉涛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