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招标具有招标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使得跨公司、跨地域的联合采购成为可能,专业的采购顾问、相关社群及周边服务将会出现,非招标采购业务完全有发展成独立业态的可能。
□文/武文卿
业内专家、易招标CEO——张利江在接受本刊就2018年6月14日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发布的《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简称《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遴选工作指南》(简称《指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合作协议示范文本(试行)》(简称《文本》)三个指导性文件有关事宜独家专访时表示,非招标采购方式在交易活动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程度发挥,非招标采购业务完全有发展成新业态的可能。
非招标采购方式作用将得到更大程度发挥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非招标采购方式在交易活动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目前很多企业自主建设的电子采购平台或者市场化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除了招标之外,还提供谈判、竞价、询价、框架协议等非招标采购方式,它们让市场主体切实享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
《中国招标》周刊:必须招标范围的进一步缩小而非招标方式采购业务进一步扩大,对招投标行业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非招标方式采购是否有发展成独立业态的可能?
张 利 江:随着《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16号令)》(简称“16号令”)和《必须招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规定(发改法规【2018】843号文)》(简称“843号文”)的颁布实施,依法必须招标项目范围全面缩小而非招标方式采购业务大幅扩大,极大放宽对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选择发包方式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主体自主权。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举措,切实体现了国家进一步贯彻落实招投标“放管服”改革的态度和决心。
以往部分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被强制要求进场交易变为由招标人自主选择发包方式,既有利于发挥招标人经营自主权、激发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力,也有利于招标人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采购效率,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缩小范围,对招标代理机构来说,竞争将更趋激烈,需要代理机构培养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层次,这将对招投标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招投标活动伴随着技术创新、市场开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必将迎来发展的新时代。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非招标采购方式在交易活动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目前很多企业自主建设的电子采购平台或者市场化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除了招标之外,还提供谈判、竞价、询价、框架协议等非招标采购方式,它们让市场主体切实享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
此外,非招标具有招标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使得跨公司、跨地域的联合采购成为可能,专业的采购顾问、相关社群及周边服务将会出现,因此非招标采购完全有发展成新业态的可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招标投标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包括指导协调全国电子招标投标活动。】
《中国招标》周刊:《规范》为什么由发改系统、中招协编制,而不是财政系统编制?
张 利 江:《规范》由发改系统、中招协编制是其职责之所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是中招协业务主管单位,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包括指导协调全国电子招标投标活动。
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制定招标投标行规行约、技术标准规范、职业道德准则、业务统计规则和职业标准规范等并组织实施,是中招协的主要业务范围之一。
出台行业自律推荐性服务《规范》,是不断加强代理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进采购代理标准规范体系的形成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个文件依法依规开展行业自律和服务
【这三个指导性文件的内容都是在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现实中具体的业务开展情况,归纳总结了众多市场主体成功实践经验,并与电子采购在信息公开、规范流程、加强监督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相结合,由众多单位和专家参与编制形成。】
《中国招标》周刊:您怎样评估中招协正式发布的这三个文件?可有法律依据?
张 利 江:长期以来,对于企业类非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以及符合法定条件可不招标或招标失败后依法可不再招标的项目,它们的采购程序如何实施,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在国有企业这些项目属于巡视和审计严管的对象,很多代理机构也反映在业务执行中没有依据可循,迫切需要指导性规范指导代理服务。
《规范》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作为行业自律推荐性服务规范,无需上位法依据,属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范畴。它可以促进规范实施和客观评价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工作,同时引导该类代理服务适应“互联网+”新时代之需,促进代理服务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健康发展。
《指南》和《文本》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PPP项目采购活动,提高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保护政府、社会和社会资本方等各方合法权益,促进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三个指导性文件是在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现实中具体的业务开展情况,归纳总结众多市场主体的成功实践经验,并与电子采购在信息公开、规范流程、加强监督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相结合,由众多单位和专家参与编制形成的。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招标投标协会按照依法制定的章程开展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此次中招协组织编写这三个指导性文件,正是依法依规开展行业自律和服务的体现。
PPP:国企和民企如何定位
【央企和地方国企都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的关系协调和利益责任边界取决于他们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中国招标》周刊:实施PPP项目,央企、国企与民企等其他社会资本的关系如何协调?如何划分他们的利益责任边界?
张 利 江: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公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共同发展。央企和地方国企都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的关系协调和利益责任边界取决于他们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从PPP项目实际落地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在资本实力、品牌号召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是PPP项目的主要参与力量。本人认为其不应该过于追求短期利润,更多地是应承担社会责任和落实国家战略,更多地应投向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领域。
民企市场敏感性强,在机制、体制方面更为灵活,可参与医疗、养老、教育、民生等领域的项目。国企和民企在PPP项目中都应找准那些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领域去实施,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做大做强。
当然,实际上怎么做,企业会有自己的考量。
来源: 《中国招标》